理解苦難

理解苦難

概述

今天,許多人遭受虐待和苦難。耶穌也過著受苦的生活。祂曾幫助他人,醫治他們,並教導他們更好的生活方式。有些人恨祂,將祂殺害,但三天后,祂復活了,並回到了祂在天上的父那裡。這份小冊簡述了耶穌的生平和祂所遭受的苦難,以及祂將醫治我們破碎心靈的應許。

下載

「又是個女娃!」這男人嫌棄道。他和妻子已經生了兩個女兒。「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兒子,不是多一個女兒!」於是他將這名女娃──喬萊送養,交給他的親戚。但是對喬萊而言,在他們家的生活宛如一場夢魘。「妳太笨了,不能去上學,」她的養父母吼道。他們指使她像奴隸一樣幹活。喬萊經常受到虐待,因羞辱和忿怒飽受痛苦。在這世上似乎沒有愛她的人。

你是否聽過與喬萊遭遇類似的故事?或許你也曾受到欺侮並感到痛苦難當。

當痛苦讓人感到難以忍受時,我們會試著逃避,但這往往使我們更加受傷,也對旁人造成傷害。有些時候我們會想,是過去的遭遇令現在的我們受苦。但這樣的念頭無法帶來安慰。它只會加深我們的恐懼與挫敗感。我們的痛苦和不幸能否有結束的希望呢?

許許多多人──包括喬萊,都已經在耶穌的憐憫與愛中找到了希望。

耶穌是誰?

這位古代的教師耶穌出生在一個十分貧窮的家庭。在祂出生不久後,祂們全家為了躲避一位殘暴的君王,只好逃難到埃及。直到邪惡的暴君死了,祂們一家才重新回到以色列並在拿撒勒定居,這個城鎮在當時是聲名狼藉之地。對一個偉大的教師而言,這聽來似乎很糟的起始點。

耶穌這個名字的意思是「上帝拯救」。在耶穌誕生七百年前,就有預言說道將有一位拯救者會來到這個世界,並像祂所拯救之人一樣受苦。祂的使命將是幫助傷心痛苦之人,並終結苦難和死亡。

耶穌真摯的友誼

基督教的聖書──《聖經》,述說了許多關於耶穌如何來到受苦之人身旁的故事。

一天,有位患了嚴重皮膚病的病人來到耶穌教導的地方。他全身長滿了瘡,身上味道難聞至極。他心中滿是恥辱與絕望,因為那個時代的人們深信他的疾病乃是他犯錯而招致的懲罰。但耶穌走近他並觸摸他。當下他立刻就痊癒了!

還有一回,耶穌遇見了兩位被鬼附的人,他們住著墳墓裡,大聲呼喊並用石頭劃傷自己。他們一見到耶穌,污鬼就喝斥祂離開。但耶穌命令污鬼離開。污鬼聽從了祂,那兩個被附的人立刻就清醒了。

後來,耶穌遇見了一位婦人,她在自己居住的鎮上遭人厭棄,因她有過五次婚姻。當耶穌和善地與她交談時,她感到相當訝異。她滿心歡喜,就領著所有人都來見這位賜予她希望的偉大教師。

一個飽受苦難的朋友

你會認為像這樣既有大能治癒人而且為人又慈愛的教師肯定是受眾人愛戴的。祂確實深受許多人所愛。但宗教領袖和拉比們卻嫉妒耶穌如此深得人心,而密謀要殺害祂。

耶穌告訴門徒祂將受人誣陷並且被殺害。祂解釋說這乃是上帝的計畫,為的是要共情人類的苦難並改變世人的心。祂預言祂將在死後的第三日復活。但祂的門徒無法接受他們深愛的夫子將承受如此可怕的苦難;他們決心要保護祂到底。

令人難過的是,事情就如同耶穌所說的發生了。有位門徒因貪圖錢財而背叛了耶穌,讓一群暴徒在深夜時抓住了祂。其他的門徒則因恐懼落荒而逃。陷害耶穌的人誣告祂意圖推翻政權。耶穌被定罪、受到殘酷的鞭打,被人釘在十字架上且痛苦地死去。

我們患難中的盼望

耶穌的母親和跟隨祂的人哀哭著將祂的遺體放進墳墓。士兵將墳墓封了起來,並派人嚴加看守。但在第三天時,一場劇烈的地震將墳墓開啟,耶穌復活了。

耶穌出現在祂的門徒面前時,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祂原諒他們在自己最迫切需要時,他們卻轉身逃跑。祂又花了許多時間用聖經來教導他們,向他們揭示祂最終的計畫乃是要終結苦難與死亡。祂吩咐他們要向世人宣告祂再來的消息並做好準備,到那時祂將完成祂的救贖計畫。此後耶穌就回到天家。

一位與我同受苦難的摯友

喬萊這位自小無依無靠的女孩,在戰爭時逃至一處難民營,她最終從一群在難民營工作的善心人士身上認識了耶穌。她聽了許多聖經故事,明白了上帝將終結苦難與死亡的計畫。喬萊知道上帝可以幫助她逃離恥辱和痛苦,因此她求祂治癒她的心。上帝以赦免和憐憫挪去了她的怨恨和苦毒。今天,她向人們宣講上帝是如何洗淨她的罪並稱她為祂的女兒。

你呢?你是否也想認識耶穌?你可以如此向上帝祈求: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能理解我經歷過的痛苦(請說明你遇到的困難)。謝謝祢差遣耶穌來拯救我們脫離苦難。求祢治癒我的心,賜我平安和一顆願意寬恕的心。阿們。

若你想更認識耶穌並了解在苦難來臨時祂如何能幫助我們,歡迎您使用本單張背面所附的資訊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23 by Sharing Hope Publications. 本福音單張可以在未經許可之下, 出於非商業目的進行印製和分享。 本文中文聖經經文如未特別註明,均取自《聖經.新標點和合本》(上帝版,1996年版,版權屬聯合聖經公會)。

註冊訂閱我們的通訊

成為首位知曉新出版物何時出版的人!

newsletter-cover